一涵布语:文章为头条原创首发,已开启全网维权,抄袭、洗稿必究,请搬运者慎重
那是寒门出贵子的时代
二姨夫农村长大的,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,靠天吃饭,雨水不足的时候也会颗粒无收的,以前秋天收割好的粮食还要上交一部分的,政府现在政策好了,没有农业税,给农民都免了。可这也没改变他们家境的窘迫,所以从小二姨夫就知道,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学习。
铝饭盒蒸高粱米,冬天河套水刷牙,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
二姨夫性格内向,不爱讲话,但心里有数,脑瓜子也聪明,绝不会因为干农活而耽误自己的学业。农村的孩子,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,小学时放学就得去干庄稼活,施过肥,割过高粱,抽空还得去地里割草喂驴。中学后因为学校离家远,30里地呢,夏天还行,早上五点就走,骑自行车往学校赶;冬天,北风都往衣服缝里钻,遭了很多罪。这些现在的孩子都无法想象,那时候父母也没有担心自己孩子的,30多里的路啊。
住校的艰辛
初三父母省吃俭用的凑了住校的费用,住校也是异常的艰辛。学校是通铺,就是农村的炕,冬天生炉子把炕烘暖了才行。
学生都是自己带高粱米拿到都学校称好斤数发饭票,学校免费煮,菜自己花钱,也就一个菜冬天炖白菜,夏天溜豆腐,这都吃不起,到冬天的时候二姨夫每次都是从家里带一些土豆,用罐头瓶装点猪油,就把土豆切成小块,放点猪油,一起放高粱米上一蒸。男孩子也弄不好这些,很多时候都是夹生的。到现在二姨夫的胃都有毛病,吃不了硬的东西,都是那时候留下的。
这还不算什么,最遭罪的是就是冬天刷牙洗脸,有谁经历过那时候的农村,学校没有自来水,早上起来没有水,都是去学校边的河套去刷牙洗脸,滋滋冰牙啊,所以二姨夫更加努力,自己一定要从农村走出去。
所以那句话说的好,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,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,只有冷暖自知。
考上重点大学,却游走在单位边缘
二姨夫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某财经大学,90年代前的大学是不是都不收学费啊,哪像现在,一个大学生的学费能把一个农民家庭压垮。
大学毕业,二姨夫分到市里的财政局,刚到单位的时候,想和同事们处好关系,他就从家里拿来一袋子地瓜分给大家,结果可想而知。
虽然也想向大家靠拢,但总弄巧成拙。农村出来的也没有什么资源,更别提什么倚仗,主要是二姨夫自己再不会处事,所以不好混啊。所以他干脆也不参与任何事,对谁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,一直游走于单位的边缘。
在这纷杂世界谁还没点爱好,石头是他的幸运石头
二姨夫最大的爱好就是捡石头,也许是单位不如意麻痹自己吧,总得找点事做吧。大大小小的捡了上百块,办公室窗台上都是他自己的战利品。
一次他兴致勃勃拿着一个石头,告诉李科长:“你看这像不像一条龙,送给你,摆桌子上好看”,对方连连摇头“这哪像龙了?小张你留着吧,我用不上”。
没过一个星期,单位开会,“有人一天游手好闲的,什么也不做,像什么话啊。”就这样二姨夫被打发去了后勤。
二姨夫把那个“龙”自己摆桌子上了,其它的石头他都装箱子里了。
和领导一个爱好
某一天一个上级领导来单位,看到了二姨夫桌上的石头,饶有兴趣,端起来“看着像什么”,李科长忙说“像龙,这绝对是一条龙”,领导忙点头,“嗯,神似啊”。
第二天,局长把二姨夫叫到办公室“小张啊,来单位几年了?坐,快坐”“你那些石头都还在吗,你选一些出来”
多了几天,二姨夫办公室换了,职位也升了,办公室还专门配了一个小展架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