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推荐】中国航天零件需要900万,贵在了模式的不同-国家在航天投了多少钱

文|顾煜祺

编辑|顾煜祺

前言

众所周知,科研项目的成果往往代表着技术领域的突破,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。

美国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先进科技的国家之一,他们在科研上的经费消耗更是如流水般,花钱不眨眼,这也是保证了他们拥有最先进技术的重要原因。

我国发展迅速,在航天领域中自然也不甘示弱,在航空航天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,逐渐追上位于领域中龙头的队伍。

虽然我国在航空事业上追上了先前的队伍,但是与美国之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最近,我国北斗三号总设计师的一席话,让国人们饱受争议,他说:中国制造一个航天配件需要花费九百多万,美国的只需要几百块。

在价格上,为什么两国之间的差距这么大?

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

作为我国北斗三号总设计师,而且同时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林宝军,在卫星科研上的造诣是非常高的。

林宝军在我国航天界十分有权威,在一档节目中,向大家阐述了自己对民营、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。

林宝军对于航天事业态度非常坚决,不管中途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搞下去,并且他非常认同马斯克的思路。

马斯克虽然最后退出了对于航天领域的发展,那是因为一开始航天越搞越大,消耗的经费实在是太多,最后承担不起才退出的,但是这也将整个航空事业往前推进了一大步。

因为马斯克可以将市场激活,让林宝军的非常认可,如果还按照传统的观念来往前走,那绝对会碰壁。

马斯克上天就航天CPU这一块板子,几百块就搞定了,而我们的北斗卫星造价已经非常克制了,但是还是需要大概900万人民币左右。

这其中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,关键是人家的东西也好使,所以我们应该也学习一下,按照商业航天的思路往下走,一定是有意义的。

商业化模式的开展

许多网友只看到了价格上的惊人差距,就武断的下了结论:肯定是腐败,有人在中间捞“油水”了。

虽然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十分疑惑,但是仔细想想,就算是腐败,其中差价的倍率也太高了吧,况且谁有胆量在国家航天事业上来动这么大的手脚?

林宝军提出观点“商业化”,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到更深层次的航天问题,并没有表面的那么简单。

马斯克当时不仅投资了特斯拉,名下还有一家名为SpaceX(太空探索技术公司)的民营航天企业,并且从建立以来,就一直与NASA存在着斩不断的关系。

马斯克赚取的钱财全部投入到了SpaceX公司,但是航天经费的消耗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,导致SpaceX公司一度濒临破产。

2006年时,NASA对SpaceX强行续命,给了他们一份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。

这一份合同可真是雪中送炭,让SpaceX起死回生,不仅挽救了SpaceX的财务危机,还变相的认证了SpaceX公司的航天技术。

NASA援助SpaceX其中也是对他们的飞船技术十分信任,因为合同要求是,需要定期向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,这样就必须要用到飞船了。

而SpaceX的飞船技术在当时可谓是名列前茅,拥有绝对的稳定性,也正因为自身的技术强大,挽回了公司一命。

NASA十分看重SpaceX,他们在签合同的期间,也向他们公司派去技术人员,帮助这个民办公司修正航天研发的方向。

正是因为NASA的帮助,他们非常顺利的完成了合同上要求,并且还成功研发出了猎鹰九号火箭,利用赚来的利润资金,还从外面挖来了许多技术人才。

NASA为什么对SpaceX那么好,是因为NASA本质上是在执行美国内政的政策,就是将部分的技术向民办企业转移。

这个政策的好处非常多,既能提高私营企业的技术实力,也能为国家省下一大笔的钱。

按照美国资本模式的推算,只要航天产业能够实现民营商业化,那商业资本所取得的利润,就可以对冲技术研发所需要的资金成本。

这样一来,美国当局就能用上便宜又先进高端的技术,何乐而不为呢?

这样双方还有合作,那么NASA的指令就是SpaceX需要研究技术的方向,不是特别重要的技术,SpaceX还可以用在商业上,弥补研发技术的成本,两全其美。

NASA只需要表明需要做什么,剩余的就全权交给SpaceX,需要怎么做节省成本,就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了。

马斯克为了降低成本,采用民用电脑芯片,太空里稳定性不够就采用多个芯片,可以说是比较大胆的尝试。

而国内买得是航天级别芯片,价格很高昂,但是在太空中能稳定工作,马斯克的做法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。

这种商业模式下,才有了林宝军所说的价格悬殊问题,并且航天商业化很可能会是我国航天发展的下一个重要话题,如果实现了,可能会让我们的航天事业再进一步。

美国航天

按照历史的进程来说,美国是最早发展航天技术的,但是当时目的完全是为了与苏联争斗。

当时,美苏两国的社会理念不同,形成了全面的对立,这让美国担心,在不远的未来,两个国家必然会发生战争。

两个大国的实力伯仲之间,这场决战的胜负,让各国还有世界上的发展方向都会受到影响。

为了能更全面的战胜对手,甚至连浩瀚的宇宙太空,都开竞争,对于当时的科技来说,太空是当时无法涉足的领域,谁先占领先机,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哪方。

于是美国重启了航天方面的研究,想要抢先苏联一步,但是同样身为大国的苏联,也想到了这点,双方以此便展开了“星际争霸”。

苏联率先出马,制造并发射了人类史上的第一颗卫星,斯普特尼克1号。

虽然在太空的运行时间没有超过92天,但是作为首个卫星来,斯普特尼克1号已经表现的十分惊艳了,让身为竞争对手的美国十分震惊。

苏联的先行成功,也更加激发了美国的斗志,美国不甘示弱,决定要在航天领域上加强力度。

在1958年,也就是苏联卫星发射的第二年,美国紧随其后的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,探险者一号。

为了超越苏联,美国还斥巨资建立了两个重量级航天部门,一个是高级研究计划局,一个是主管民用航天活动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。

这么说大家可能有点陌生,前者就是我们在科幻片里经常听到的“神盾局(DARPA-高级研究计划局)”,后者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“NASA(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)”。

DARPA和NASA两个部门并肩同行,经过双方的不懈努力,美国的航天技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。

两国之间的星际战也进入到了白热化,最终美国成功拖垮了苏联的财政预算,这也算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。

随着苏联的解体,美国正式坐稳了第一航天大国的名号,在航天领域内无人能敌,当时的强国俄罗斯都得向美国低头。

美国为了遏制我国,甚至将我国踢出了国际空间站的名单,美国的这一做法,之后会让他们十分后悔!

看似当时科技领域落后了美国一大截,但是中国并不是软柿子,任人拿捏!

天宫空间站意义重大

美国当时确实领先我们不少,在我们国家还在准备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时候,美国就已经开始计划怎么把人送上外太空了。

这其中的差距不言而喻,虽然这些年来我们非常重视国家的航天事业,但是从时间上来讲,我们起步的实在是太晚了。

与美国等国家相比,中国的技术一开始都是依靠进口,并且资金和经验都十分欠缺,航天技术对于要求更是苛刻,让我们进步非常缓慢。

直至二十一世纪,我们实现了载人航天“三步走”的战略,我国的航天领域才算的上正式步入正轨。

随着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的出现,标志着中国迅速发展的太空计划取得了巨大飞跃,中国成功加入了全球航天强国的队伍之中。

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空间站,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天宫空间站,随着时间的发展,我国很有可能凭借着“天宫”,真正并身为航天领军人物。

对于我们的太空雄心而言,“天宫”空间站将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和突破。

结语

价格上较大的差异,是因为两国在商业模式下存在的不同,美国航天工业以推进航天技术商业化为主要运营模式,以市场与民办企业结合,不仅省了不少资金,并且还将技术投入更广泛的应用当中。

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,肯定会有所突破,就像林宝军所说的那样,找到一条适合我们发展的航天商业化之路,尝试马斯克的理念,极大可能会让我们的航天事业更进一步。

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?

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,不妨点个

“关注”

吧!小生在此谢过了!

END

精彩往期链接

“全面战争”风险提高!美专家:福建舰扼杀了美日最后一丝希望!

国家主动“退棉”!新疆16团场不再种棉花,为何能“一举两得”?

美方做好战斗准备?一旦开火,美日韩就会包围大国,俄:打不赢

光学系统测试

仪器影像仪

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价格

上一篇: 【推荐】中国航天纪念钞的发行量以及收藏价值-航天纪念钞能卖多少钱
下一篇: 【推荐】中国航材与空客公司签署140架空客飞机批量采购协议-中国航空器材华东有限公司
相关推荐

猜你喜欢